星光首创 星光首创

Follow us

相约七夕,这份“0糖”指南,让您甜蜜无负担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女儿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旧时七夕节除了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拜织女和拜魁星等习俗之外,也有许多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如今这一天当然也少不了甜甜蜜蜜的甜食,比如巧克力、糖果、蛋糕等,以此来表达浓烈的爱意。

1723335459969546.png

图片来源:pixabay

然而,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和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专项行动的宣传倡导下,许多甜食爱好者产生了一些顾虑,是否还可以和往常一样食用甜食呢?以及如何在满足味蕾的同时不影响身体健康呢?在这种健康观念的影响下,低糖、少糖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了,“无糖”、“0糖”食品成为大势所趋。

一、什么是“0糖”食品?

“0糖”食品,是相对于常规含糖食品而言的,指含单双糖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蔗糖、乳糖、麦芽糖的量很低的食品。

按照《GB 28050-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关于“无糖”和“低糖”的定义,当食物或饮料中的单、双糖含量≤ 0.5 g /100 g(固体)或 100 mL(液体)时,可以标注为“无糖”、“不含糖”或“0糖”了;

而当食物中的单、双糖含量尚未达到无糖标准,但含量≤ 5 g /100 g(固体)或 100 mL(液体)时,这种食品或饮料可以标注为“低糖”。

1723335566500972.png

图片来源:pixabay


二、“0糖”食品为什么吃起来是甜的?

“0糖”食品仍能满足人们对甜味的需求是因为使用甜味剂代替了蔗糖等添加糖,所以吃起来依然感觉很甜。

  甜味剂是指能够赋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剂。由于蔗糖的高热量,容易引起龋齿、肥胖、高血糖、近视等问题,因此人们普遍认识到过量摄入蔗糖不利于健康。与蔗糖、果糖等添加糖相比,甜味剂具有甜度高、能量低、稳定性好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各类食品中,用来替代蔗糖,以此来满足人们对甜味的追求。

甜味剂的种类有很多,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1]。天然甜味剂是直接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例如罗汉果提取物及从甜菊中提取的天然甜菊糖苷[2]。人工替代合成甜味剂一般通过化学合成得到,常见的有阿斯巴甜、糖精和三氯蔗糖等。此外,在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还有糖醇类营养性甜味剂(如赤藓糖醇、木糖醇等)[3]


三、甜味剂的优势有哪些?

“甜味剂”与“糖”吃起来都是甜甜的,但“甜味剂”在健康方面的表现却优于“糖”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甜味剂热量比较低。甜味剂热量低,几乎不提供能量。它既能满足人们对甜食的渴望,又不必担心摄入过多的热量,适合糖尿病人、肥胖人群和老年人等需要控制能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的特殊消费人群食用。

②甜味剂可以改善肠道功能,主要源于功能性甜味剂能够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的增殖,并在人体肠道内产生双歧杆菌,产生短链脂肪酸和一些抗菌素物质,对致病菌和腐败菌的生长繁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增加肠道蠕动,改善便秘情况[4]

③甜味剂还具有抗龋齿的作用,功能性甜味剂中的低聚糖和糖醇等不会滋养口腔细菌,还能抑制突变链球菌的生长,所以人们长期食用甜味剂食品不会引起牙齿的龋齿情况。

④部分甜味剂具有抗糖尿病的作用,α-葡萄糖苷酶存在于小肠上皮绒毛膜刷状缘上,将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分解为单糖最终被人体利用,抑制α-葡萄糖苷酶可降低血糖波动。刘国玉等[5]证实当抑制率在25%-75%范围内将赤藓糖醇与海藻糖、赤藓糖醇与异麦芽糖醇复配可明显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

1723335703805084.png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相信在看完这篇文章后,大家对于“0糖”食品都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概念。但值得提醒的是,不要为了减肥等原因过度戒糖,糖分摄入是人能量的主要来源,长期不摄入糖分会影响机体代谢和能量补充,严重者甚至会导致低血糖。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才是保持身体健康的最佳方法,希望大家都能保护好自己的健康。


 纤云弄巧,佳期如梦。

 巧果巧酥,祈福求缘。

 七夕已至,

 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

 祝大家爱情甜蜜,

 生活美满!


参考文献

[1] BelaynehA,TadeseE,Molla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 Medicine, 2020, 13:1051-1066.

[2]SaraivaA,CarrascosaC,Raheem D,et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and Public Health, 2020,17 (17):62-85.

[3] 黄柯,郑积敏,杨春霞.无营养性甜味剂——替代糖[J].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4, 45(2):1-12.

[4] 成圆,王宇加,王婷婷,等.几种典型天然甜味剂的功能活性及食品加工应用[J].现代食品科技, 2023, 39(8):326-333.

[5] 刘国玉,柳嘉,万宁,等.小分子糖及糖醇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4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