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洛酮糖&赤藓糖醇——有效和安全的糖替代品
| 星光首创
近年来,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等亚健康群体的数量日益增长,长期的高糖饮食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减少糖的摄入已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许多国家和地区更是将减糖提升到国家强制管控层面,全球已有一百多个国家征收“糖税”,其中法国、墨西哥、智利等是较早开始征收糖税的国家。英国按饮料的含糖量高低收取不同税额,而墨西哥则对所有含糖饮料征收每升1比索(约合0.4元人民币)的税。
在我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准则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中明确指出“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今年6月正式启动的《“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及7月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更是促进了低糖、代糖产品迅速发展。
阿洛酮糖和赤藓糖醇作为天然的减糖产品,其安全性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其中,Fabienne Teysseire等人于2023年1月15日在《Nutrients》期刊上发表的一篇题为“Metabolic Effects and Safety Aspects of Acute D-allulose and Erythritol Administration in Healthy Subjects”的研究,探讨了对人体急性灌胃25g阿洛酮糖或50g赤藓糖醇对葡萄糖、胰岛素、胃饥饿素(ghrelin)、血脂、尿酸浓度的代谢影响和安全性。
结果显示:阿洛酮糖和赤藓糖醇都不会增加人体葡萄糖、胰岛素的浓度,对糖尿病患者友好,并且二者在血脂、尿酸方面也表现出良好的临床安全性,可以成为良好的代糖减糖产品进入市场。
一、研究对象
受试者标准:年龄在18-55岁之间,BMI在19.0-24.9kg/m2之间,饮食习惯正常(不节食,不改变饮食习惯)。排除标准是药物滥用,包括酒精依赖,急性或慢性感染疾病,影响胃肠道的疾病,每周摄入阿洛酮糖或赤藓糖醇超过一次,怀孕以及在本研究之前或期间的30天内参与另一项试验药物研究。
二、实验流程
每位受试者分别参加了三次单独的调查研究,在三次调查研究中,18位健康受试者在随机、双盲和交叉顺序中接受25g阿洛酮糖或50g赤藓糖醇或300 mL自来水(安慰剂)的灌胃。在固定的时间间隔抽取血液样本,用于分析葡萄糖、胰岛素、胃饥饿素、血脂及尿酸(图1)。
图1 研究时间:18位健康受试者,随机、双盲、交叉顺序,在t=0min时灌胃给药,在禁食过夜后进行三次不同的调查研究
三、实验结果
(1)对葡萄糖和胰岛素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阿洛酮糖和赤藓糖醇不会引起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变化。因此,阿洛酮糖和赤藓糖醇对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的影响结果与先前的人体研究一致,并具有抗糖尿病功效(即葡萄糖或胰岛素浓度没有增加)[1]。在最近的一项人体研究中,长期摄入赤藓糖醇对肠道葡萄糖吸收没有影响[2]。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与其他糖类相比,对于肥胖或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食用这两种天然甜味剂是一种有益的选择。
图2 葡萄糖(A)和胰岛素(B)浓度对18名健康受试者灌胃含有25g阿洛酮糖, 50g赤藓糖醇或自来水的溶液的反应
(2)对胃饥饿素的影响
厌氧激素和促氧激素在调节食欲和饱腹感中起着重要作用。常见的介质有CCK、GLP-1、PYY和胃饥饿素[3]。与其他激素不同,胃饥饿素被称为“饥饿激素”,能促进食物摄入并增加胃排空。研究者在这项研究中观察到阿洛酮糖不会影响胃饥饿素的浓度,赤藓糖醇(探索性分析)降低了胃饥饿素的浓度,对人体是有益的。
图3 18名健康受试者灌胃含有25g阿洛酮糖, 50g赤藓糖醇或自来水的溶液后胃饥饿素浓度的变化
(3)对血脂、尿酸的影响
高尿酸浓度及其排泄效率低下常与高尿酸血症有关。除了富含嘌呤的食物外,高果糖或酒精摄入等其他因素也会引发这种代谢性疾病。对于阿洛酮糖和赤藓糖醇这两种甜味剂,作者认为两者对血脂没有临床相关的影响[4]。对阿洛酮糖急性给药的发现与Hayashi等人[5]的研究一致,该研究在12周内未发现对尿酸有影响。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测试长期食用阿洛酮糖和赤藓糖醇是否会影响血脂、尿酸的浓度。
(4)结论
本研究表明,阿洛酮糖有助于血糖控制,而赤藓糖醇在血糖控制和胃饥饿素方面均具有有益的生理作用;并且两者在血脂、尿酸和全身炎症方面表现出良好的临床安全性。因此,阿洛酮糖和赤藓糖醇可作为有效和安全的糖替代品。
四、星光首创
星光首创主营益生元、膳食纤维、减糖配料以及专用配料四大系列产品,其中减糖配料产品主要包括阿洛酮糖和赤藓糖醇,阿洛酮糖产品纯度高,颗粒均匀,甜度纯正;赤藓糖醇产品口感清凉、酸热稳定、吸湿性低,可广泛应用于饮料、糖果等多个领域。因其不升血糖、低卡的特性,更是糖尿病及肥胖症患者的福音。
一直以来,星光首创秉承营养健康理念,专注提供更优质、更健康、更创新的减糖方案,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助力健康食品消费新浪潮。
附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3390/nu15020458
参考文献:
[1] Braunstein CR, Noronha JC, Glenn AJ, Viguiliouk E, Noseworthy R, Khan TA, Au-Yeung F, Blanco Mejia S, Wolever TMS, Josse RG, et al.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Acute Feeding Equivalence Trial of Small, Catalytic Doses of Fructose and Allulose on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Metabolism in Healthy Participants: The Fructose and Allulose Catalytic Effects (FACE) Trial. Nutrients. 2018; 10(6):750.
[2] Bordier V, Teysseire F, Schlotterbeck G, Senner F, Beglinger C, Meyer-Gerspach AC, Wölnerhanssen BK. Effect of a Chronic Intake of the Natural Sweeteners Xylitol and Erythritol on Glucose Absorption in Humans with Obesity. Nutrients. 2021; 13(11):3950.
[3] Schalla MA, Taché Y, Stengel A. Neuroendocrine Peptides of the Gut and Their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Food Intake. Compr. Physiol. 2021, 11, 1679–1730.
[4] Wölnerhanssen BK, Drewe J, Verbeure W, le Roux CW, Dellatorre-Teixeira L, Rehfeld JF, Holst JJ, Hartmann B, Tack J, Peterli R, Beglinger C, Meyer-Gerspach AC. Gastric emptying of solutions containing the natural sweetener erythritol and effects on gut hormone secretion in humans: A pilot dose-ranging study. Diabetes Obes Metab. 2021 Jun; 23(6): 1311-1321.
[5] Hayashi N, Iida T, Yamada T, Okuma K, Takehara I, Yamamoto T, Yamada K, Tokuda M. Study on the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suppression effect of D-psicose in borderline diabetes and the safety of long-term ingestion by normal human subjects. 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 2010;74(3):510-9.
欢迎关注“山东星光首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方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